: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14亿人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正逐步成为现实,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普及程度实现新提升,教育改革不断激发新活力,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扎实有力,通过创新堂课触摸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跃升的发展脉搏。
中国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3年,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有2.91亿学历教育在校生,专任教师1891.8万,每年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1100万名大学生,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锚定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75年来,中国高校立足国家需要,以高水平学科布局、高精尖科研攻关、高效能科技成果转化和高质量创新人才培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2012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增加310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新专业。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体制机制,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跑出“加速度”。
中国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成为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一站式”服务正加速实现。
中国擘画更大的教育“朋友圈”。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鲁班工坊”成为中国境外办学的“新名片”, 更全方位、更多层次、更宽领域、更加主动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加快形成,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金秋时节,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温宿县,瓜果飘香,色彩斑斓,处处都是一片好“丰”景。近年来,温宿县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实现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详细]
郑州,龙湖之畔,一座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的中原科技城数智研发中心正拔地而起,将为河南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详细]
汉江师范学院九色鹿守水护水志愿者吴勇将这群人的守水故事娓娓道来,“这一泓清水,是丹江儿女数千年来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波光粼粼的丹江水,记录下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静地漂在水上、默默地穿梭库中,任凭风吹浪打,从不缺席清漂的绵长岁月。[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