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第48个“5.18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了博物馆作为充满创新活力的教育机构,促进教育、研究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当天,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校联动贵州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阳甲秀小学、达德小学、都匀市第八小学、贵阳南明区云关小学及新城职业技术学院同期启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都匀市第八小学将博物馆视为学习中华文化的“第二课堂”,多形式、立体化的开展了系列活动。
校内,各班组织学生代表参加了线上非遗知识竞赛,营造了重视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主题班队会,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纪念日的由来,同时以线上云游的形式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件件文物,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多年的血脉延续,震撼之余,大家积极交流新时代少年儿童对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认知,感受千年文化的交融、传承人类的智慧。
校外,教育实践课堂,马尾绣非遗传承人吴永枝老师老师与学生一起探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喻为“刺绣中的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现场参观了水族马尾绣博物馆,老师细心地讲解马尾绣的历史文化,传承现状,图案寓意等,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与好奇心,跃跃欲试,想要体验一把指尖劳动技艺。搓马尾、定绣线、巧配色,当一个个精致的马尾绣银饰品呈现在眼前时,劳动的艰辛和巧妙技艺让同学们深刻感悟到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开辟创造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
博物馆是文明的殿堂、知识的海洋。走进博物馆博大精深的课堂,也是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青少年历史文化认知的重要渠道。本次馆校联动、协同育人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开展,为八小学生提供了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特别是加深了青少年对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等领域的认知和尊重,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品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