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左右的年轻人被提拔为负责人,得到了“重用”;40多岁的同志们则不同,似乎对提拔并不热衷;而50岁的老同志甚至主动“让位”,把职位和机会留给年轻人们。
按理说,40岁以上的年龄,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正是一个职场中人当打之年,无论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阅历和心态都到达了一个理想的阶段。他们曾经为单位尽职尽责,立出汗马功劳。
但在如今的体制内,40岁以上的中年人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干部年轻化之后,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40岁以上的中年人面临着“中年困境”,本来是该奋斗、该担当、该表现的年纪,很多人却仿佛看淡一切,不争不取,只想着顺其自然,有些人甚至直接躺平。
体制内更愿意培养年轻人,提倡干部年轻化。别说40岁以上了,35岁就已经成为敲门砖。办公室负责人、先进个人、考核优秀等都与自己无关了。
40岁以上的中年人越来越不受待见,在年轻领导眼里,中年人虽经验丰富,但想法太多,并不好管理,所以逐渐边缘化中年人。
这导致中年人们工作积极性大大下降,不再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而是基本完成任务就可以。有些人在单位考核、竞争中主动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心甘情愿,不去抱怨。
40岁以上的中年人经历过很多领导,为单位做过不少贡献,踩过很多坑,领略过太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也许以前也曾年轻气盛过,但随着岁数的增长,心态也慢慢放平,重心从工作慢慢向家庭转移,也不想再去追求所谓的名利了,只求活的轻松自在。
年轻时候曾经春风得意,总喜欢往外跑,乐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应酬,酒场。陪领导接人待物,和同事畅谈古今,吹个牛,谈笑风生。自己也精力充沛,有时候喝完酒还能再加个班,很乐于拓宽自己的关系网和社交圈。
而40岁以后,有空就想在家里休息,陪陪家人孩子,越来越不想参加各种应酬和聚会,对无效的社交越来越不积极,觉得没意思。
由于年轻时忙于工作和家庭,不注重保养,加上缺乏锻炼,导致身体慢慢发福,男同志大肚子明显,女同志气血不足,免疫力也渐渐下降,大病小病不断来袭。
上了40岁,很多人突然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家里,自己是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背负房贷车贷等压力,容不得半点懈怠,再难也要撑住。
总而言之,40岁以上的中年人不再是职场小白,能够明确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不管选择在事业上继续奋斗,还是安于现状、直接躺平,都是值得肯定的。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