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第一”让“十四冬”更出彩
时间:2024-02-19 08:0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云南网讯(记者龙彦许卓皓)2月17日,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晚8点,备受瞩目的“十四冬”开幕式将在内蒙古冰上运动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000余名运动员将共赴冰雪之约。

  据介绍,“十四冬”是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深远的全国综合性冰雪赛事,承担着后冬奥时期提高我国冰雪运动国际竞争力、发现优秀后备人才、巩固扩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促进冰雪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

  “十四冬”共设8个大项180个小项,其中竞体比赛设8个大项176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设4个小项,3000余名运动员参赛,1300余名技术官员参与执裁。

  本次开幕式将融合“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追求简约、精致和有内涵,将通过数字技术并结合利用AR虚拟视效,为整台文体展演营造更广阔、更多变、更惊艳的呈现空间。

  开幕式的舞美将采用速滑馆的冰上赛道,以多种舞台影像载体,创意性地与科技舞台融合一体,构建超视距舞台观演效果和沉浸式表演空间,凸显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配合“草原绿、冰雪白、科技蓝、中国红”的视觉基调,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景化沉浸式舞台空间。

  开幕式节目将深入挖掘内蒙古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选用了多首耳熟能详的内蒙古优秀歌曲,以及那达慕、安代舞、马头琴等民俗、歌舞、器乐等表演元素,通过时尚化的包装和潮流化的编排,在传承与创新的碰撞下展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活力。

  在各代表团入场背景画面设计上也更注重对各自特色的展现,首次将各省份的人文风情、地标建筑通过非遗剪纸、国风画卷等方式进行艺术化处理,让观众领略一幅多彩神州、大美中国的时代画卷。

  在万众期待的点火仪式环节,将融合体育元素和AR技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跨越室内外场地点燃火炬塔,敬请期待。

  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司长、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新介绍,“十四冬”实现了“五个第一”。第一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赛,允许一定条件下联合培养运动员,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调动各方面发展冰雪运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拓展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成果。

  第一次全面对标冬奥会设项,增设青年组,既巩固优势项目又促进一般项目发展,全面提高我国冰雪运动综合实力。第一次在冬运会上组织群众赛事活动,近400名冰雪运动爱好者参加速度滑冰、越野滑雪项目比赛,持续点燃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激情。

  第一次将体能作为竞体比赛资格赛的准入标准,引导各方面重视体能,磨炼意志、预防伤病,提高技术水平。第一次在速度滑冰、空中技巧等项目上设定进入决赛的最低成绩标准,杜绝低水平竞争,不断提升训练质量和效益。

  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磊介绍,“十四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壮大冬季项目后备人才,服务于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目标,提升我国冬季运动综合竞技实力。

  在项目设置上,“十四冬”与米兰冬奥会全面接轨,雪车、雪橇、滑雪登山等均是首次在全国冬运会设项,为的是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为运动员提供更多实战练兵机会,通过冬运会锻炼和发现备战米兰冬奥会的人才,全面提升我国冬季项目国际竞争力。另外,“十四冬”首次实行运动员体能准入,首次在部分项目设定决赛最低成绩或难度标准,引导参赛单位、运动员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进一步提高米兰冬奥会备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组团形式上,“十四冬”首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赛,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实行运动员联合培养,进一步促进了全国各省区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全国一盘棋”,共同推动冬季运动发展的合力。从已经结束的部分“十四冬”比赛项目来看,不少冬季项目新兴地区代表团都有不俗表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彰显了北京冬奥释放出的巨大“红利”,凸显了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成效,我国冬季项目呈现持续蓬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在发现和培养后备力量上,“十四冬”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冰球、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冬季重点和基础大项上设置了青年组,为更多优秀青年运动员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也为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补充了新生力量。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