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的今天:1月17日
时间:2025-01-20 09:06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观察者网特别推出“抗战史上的今天”栏目,每日与您共同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

  蒋介石、汪精卫继续密谈。蒋、汪联电胡汉民入京。因胡与汪有约谁也不准单独与蒋介石妥协。胡决在广州另立门户,与蒋、汪对抗。

  上海召开反日市民大会,到会约2000人。开会前因有人散发反动传单,发生斗殴、秩序大乱,学生数人被捕。会后,整队游行,队伍到枫林桥后,将外交部驻沪办事处的会牌和警亭捣毁,然后直奔市政府,因是星期日无人接待,于是举行大会,决定营救被捕同学。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朱德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三个条件是:“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

  上海东北义勇军后援会电行政院、外交部要求急速设法把马占山、苏炳文、李杜、张殿九、谢珂等从苏联接回国。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在上海亚尔培路331号(今陕西南路147号)中央研究院成立,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伊罗生、邹韬奋、陈彬龢、胡愈之、鲁迅等9人当选为执行委员,并推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3人为出席全国代表大会。

  国联秘书长德鲁蒙与副秘书长日人杉村阳太郎背着中国和其他会员国,把19国委员会拟定的《决议草案》及《说明书》达成妥协案,其内容一味迁就日方主张。对此,中国外长罗文干发表谈话,“如国联强令中国接受不同意之决议,则政府必致坚决之训令于代表团”。且由于其他各国反对,妥协案才未实现。

  晨,内蒙各王公赴京代表分别向国民党中央党部和有关机关请愿,要求设立自治区政府,该地未开垦土地暂予保留;自治区政府有一定税收权,反对外族人移居蒙地。

  上海市公安局与公共租界总巡捕房军警出动前往福州路合众书局搜查,将鲁迅着作《二心集》1333本抄走。鲁迅《伪自由书》出版后也被查禁。

  蔡廷锴率部抵泉州,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蔡离军去闽西,也希望部队分路去闽西保存力量,不去者自由择定,并宣布将一方面军交毛维寿代指挥。蔡派副参谋长范汉杰等去厦门和蒋鼎文洽谈,说明蔡已离开军队,望和平改编19路军。傍晚,蔡廷锴乘机抵漳州。

  驻天津日总领事川越茂在津召开各分馆、副领事会议,决定支持冀东伪政权关税自主;并与殷汝耕缔结互惠协定,助其防止漏税日货入境。

  驻台日军参谋长荻洲离闽去汕头、广西,与华南诸要人会谈。日方认为此行系日本对华南政策的一大转折。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