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食用菌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4-07-28 21:28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近年来,百色市走质量兴农之路,把“小菌菇”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2023年全市食用菌生产完成278.6万平方米,产量1.8万吨,产值1.62亿元。主要栽培平菇、黑木耳(云耳)、香菇、秀珍菇、榆黄菇、羊肚菌等13个食用菌品种,全市食用菌产业呈现稳步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百色充分发挥位于滇、黔、桂三省交会中心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节点城市,作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全市已建成农产品加工集聚区12个、仓储冷链中心214个、预处理平台24个、农产品集散中心3个,冷库总容量近50万立方米,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

  同时,加强项目招商推介,提高食用菌项目招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重点引进食用菌全产业链企业,鼓励外商单独或配套投资兴建设施食用菌项目。2020年,田林县成功引进专业从事食用菌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服务平台企业广西五象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田林县为中心,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目前已在田林县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投资建成1个菌种加工车间,车间内建有全国首条自动化窝口插棒菌种生产线个食用菌科研厂房,建筑面积12900㎡,总投资7865.04万元;正在建设1个配备5G云监控系统的智慧化出菇设备车间,建筑面积7460㎡,总投资3055.21万元,建成后可实现日产鲜菇25吨,年产8750吨的产能,年产值可达8750万元。

  为带动当地群众参与云耳生产,该公司在广西食用菌行业首创“代种代管”模式,有力带动田林县12个村集体建设云耳种植示范基地,协议规定公司对基地建设在确保各村集体的投入本金返还和按约定分红的前提,公司对基地运营自负盈亏。双方约定每个村集体经济基地种植40万棒,按照0.2元/棒给予各村分红,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的村一个种植季获得8万元分红收入,目前全县12个村集体经济共获得基地收入96万元。

  由于种植云耳效益高,田林县当地农田租金达到均价1000元/亩,2023年该公司租赁850亩农田种植云耳,租金收入达85万元。同时周边群众通过到基地务工,每天务工费120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每50亩的种植基地平均可容纳10个农民工稳定务工5个月,2023年所有示范基地在种植季发放农民工资480万元以上,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有效解决了农闲期间的农民收入问题。

  据介绍,农户在种植基地务工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生产技术,还了解了云耳种植的成本构成,摇身一变达成为了产业工人,起到了以训带学的作用。2023年,周边群众自发成立了6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100多人,带动种植云耳260亩共计230万棒,实现每亩纯收入1万元以上,极大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