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全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定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逻辑的必然性上去强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坚强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一个显着的变化就是对乡村本身价值的重新认识。乡村,是作为城乡两极中的一极而存在的,它自身有巨大的潜力,价值不容忽视;同时,它的发展程度,也深深影响着城市,影响着全局。
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攻坚路径,不断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即墨、平度、莱西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2022年7月,莱西市在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监测评价结果中排名第一,我市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需要持续加力。
一、深化产业融合,打造城乡融合平台载体。一是设立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农业 ,打造集农工服与信息产业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模式,引导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旅游休闲与农业等多产业融合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二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顺应农业智慧化升级释放新市场红利,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借助大厂资金和平台、团队优势,整合研、育、耕、种、管、收、储、运、销全产业链,实现传统农业的数字变革。大力培育本土化智慧农企,推动特色农业合作社、植保农机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加快数字化技术和装备应用。对与群众利益联系紧密、共富性质突出的乡村发展项目,给予优化供地模式、优先给予建设用地指标等支持。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开发针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贷款担保类产品,创新金融支农助农方式,探索新型信用合作与互助保险。
二、强化扶持举措,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扛牢主体责任。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抓好落实。二是加大财政投入, 开展农村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逐步构建可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的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基本医疗水平、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城乡社保体系。三是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内生能力,提高村民互帮互助和自我服务能力。
三、优化规划建设,营造城乡融合发展环境。一是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多功能综合利用等因素,科学分类推进我市村庄建设布局。二是加快推进和美村庄建设。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特色化设计、人性化安排、片区化打造、景区化提升、区域化布局,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闲宜乐的“美丽乡村”。三是巩固乡村建设成果。依靠和尊重群众,开展具有“齐鲁风、青岛韵、山海间、乡土情”为特征的乡村建设,打造为城乡居民认可、接纳、喜爱的美好环境。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