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这条消息可靠吗?
时间:2024-01-08 13:30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阅读常常使人获得快乐,是扑鼻而来的油墨芳香,是心间流淌的智慧之源,更是灵魂得以滋养、精神得以丰盈的源泉。

  2024新年伊始,各大出版社都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努力与精彩,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为了向广大读者展示2023年上海地区各出版单位的图书出版成果,推荐更多精彩的图书,书香上海特别策划推出“2023年度盘点”栏目,诚挚邀请在沪出版单位推荐本单位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好书给读者。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史是一部历经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对党的成功之道进行理论上的解码,是回溯历史、把握当下、展望未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本书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宏大视野,以通俗、简洁、有力的文字,从恪守人民至上、推进理论创新、立足自立自强、团结积极力量、胸怀天下大局、勇于自我革命等众多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边缘到中心、从稚嫩到成熟、从成功到伟大所遵循的“天下国家道理”。

  本书以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为背景,以恢弘又不失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波澜壮阔,再现了战斗现场的惊心动魄,讲述了转战途中的千钧一发,展示了党中央谋篇布局的高瞻远瞩,生动再现了党依靠人民实现解放战争战场形势历史性转折的关键一年。作者参考大量国共双方珍贵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时间为主线,还原真实历史场景,不仅记录中共中央的活动,更将历次战役的细节和人民群众为解放事业作出的牺牲奉献完整反映出来。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的交往内涵极其丰富。本书描绘了2001—2016年间中美关系演变的基本轨迹,着重叙述了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中的许多新现象、新发展,包括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措施以及美国相关政策的演变,中美在应对朝核问题中的合作和分歧,中美关系的机制化建设,两国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在经贸关系方面的互利双赢,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建设性地管控分歧等。

  围绕这一战略问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领衔创作本书。本书聚焦战略全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技术模式、产业体系等重要主题,同时又不拘泥于专业细节,而是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并紧扣“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重大战略使命,进而阐发更为深刻的思考。

  20世纪,世界风云变幻,学术新旧激荡,中国史家承继旧学,融汇新知,致力于新旧范式的接榫与转型;与此同时,沧桑变迁,国运起伏,史家的人生也随之颠簸跌宕。着名史学家虞云国教授研究百年来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以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吴晗、丁则良等着名史学家为典型个案,再现了他们在时世剧变下的学术与人生,多方勾勒出中国百年史学的辉煌与曲折,真实还原了这些史学大家的命运与心路,在历史的回望中留下深沉思考。

  明代文官考核制度近承元制、参稽周官、综兼往代,是中国古代考核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明代在继承历朝历代考课制度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发展,创设一套独立的考察制度机制,别具特色。

  本书是该领域首部以文官考核为主题的系统论着,揭示了明代文官考核与官僚政治生态环境、政局之间的关联,丰富了明代文官考核制度的历史图景,推动该问题走向更深入的领域。对明代文官考核制度系统、细致的研究,可以为后世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

  本书是“中国好书”《民法典与日常生活》的进阶版,将典型案例与法律热点相互印证,使生活解读与学术品位兼收并蓄。精心选取各地各级法院依据《民法典》审理的45个“第一案”或典型案例,进行生活化解读。同时,对《民法典》实施过程中的39个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法理分析。通过对这些案例和热点的解读与评析,为读者提供更为“沉浸式”的体验,直观地感受《民法典》所宣示的公平正义的实现过程。

  1917年,英军挺进耶路撒冷并实际控制巴勒斯坦。英国人大笔一挥,同时向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许诺:他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这片应许之地变成了两项承诺的标的物。尽管英国人“签收”了“一个完整的巴勒斯坦”,但在殖民政府进驻之前,巴勒斯坦实际上就已经被分成了两半。本书利用大量未开发的档案材料,追踪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逐步走向对抗的过程,重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悲剧性失误的动荡时代。

  资本主义像一条贪婪的衔尾蛇,它正在吞噬我们的社会,资产阶级就像食人族,以啃食我们的同类为生。在本书中,南希•弗雷泽犀利地指出:资本主义不是一种经济类型,而是一种社会类型,它默许社会把财富盛在盘子里提供给企业,邀请它们利用我们的创造力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吃饭,但却觉得自己没有义务补充他们消耗的东西。因此,资本主义才是我们当今社会不稳定和危害的根源,它造成整个社会秩序的普遍危机,将我们全部吞噬。

  本书分析了人们亲历的阶级不平等的道德层面。阶级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物质财富,而且影响着我们能否获得我们有理由珍视的事物、关系和实践,包括他人对我们的尊重,从而也包括我们的自我价值感。通过借鉴道德哲学和社会理论的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对阶级的实证研究,本书深入浅出地展现了人们如何在特定环境中受到评价,在这些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机会和成就客观上受到出身阶级的运气影响,还受到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功绩关系甚微的力量的影响。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